大元設學校,于以教萬民。吁嗟去古遠,世降何沄沄。
周孔不可見,圣道日以湮。儒官竊廩祿,法度豈復遵。
教化何由宣,禮樂亦以淪。在藪無鳳凰,在郊無麒麟。
英宗皇帝時,逆氣橫乾坤。賊子不知父,亂臣已忘君。
臣素憤薄世,膽氣長囷輪。念之萬感集,血淚射秋旻。
思見豪杰士,再使民風淳。訚訚王教諭,我里君子人。
之官武寧縣,掛席當仲春。撞鐘集諸生,講論明彝倫。
況逢堯舜君,德澤周八垠。高歌猛虎行,慷慨為子陳。
送王起元之分寧教官任。元代。危素。 大元設學校,于以教萬民。吁嗟去古遠,世降何沄沄。周孔不可見,圣道日以湮。儒官竊廩祿,法度豈復遵。教化何由宣,禮樂亦以淪。在藪無鳳凰,在郊無麒麟。英宗皇帝時,逆氣橫乾坤。賊子不知父,亂臣已忘君。臣素憤薄世,膽氣長囷輪。念之萬感集,血淚射秋旻。思見豪杰士,再使民風淳。訚訚王教諭,我里君子人。之官武寧縣,掛席當仲春。撞鐘集諸生,講論明彝倫。況逢堯舜君,德澤周八垠。高歌猛虎行,慷慨為子陳。
(1303—1372)元明間江西金溪人,字太樸,一字云林。師從吳澄、范槨,通五經(jīng)。元至正間授經(jīng)筵檢討,與修宋、遼、金三史,累遷翰林學士承旨。入明為翰林侍講學士。與宋濂同修《元史》。兼弘文館學士備顧問。后以亡國之臣不宜列侍從為由謫居和州,守余闕廟。怨恨卒。有《危學士集》等。 ...
危素。 (1303—1372)元明間江西金溪人,字太樸,一字云林。師從吳澄、范槨,通五經(jīng)。元至正間授經(jīng)筵檢討,與修宋、遼、金三史,累遷翰林學士承旨。入明為翰林侍講學士。與宋濂同修《元史》。兼弘文館學士備顧問。后以亡國之臣不宜列侍從為由謫居和州,守余闕廟。怨恨卒。有《危學士集》等。
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闈第三報志喜仍用散木韻踐前約也 其三。明代。袁宏道。 磊塊破除休,幾年禽向游。全家呼季子,舉國號糟丘。帝里云霞爛,故山松桂秋。名成不受爵,同上五湖舟。
中山風物有前緣,經(jīng)賞重陽第五年。莫為素毛悲晚歲,且吹黃菊酌芳筵。
退求僻郡疑邀寵,甘老窮邊似好權(quán)。笑問此身何計是,不如嘉節(jié)倒垂蓮。
壬辰重九即席。宋代。韓琦。 中山風物有前緣,經(jīng)賞重陽第五年。莫為素毛悲晚歲,且吹黃菊酌芳筵。退求僻郡疑邀寵,甘老窮邊似好權(quán)。笑問此身何計是,不如嘉節(jié)倒垂蓮。
楊公濟歲暮惠酒。宋代。強至。 紺瓶白酒下吟堂,洗盞傾甆肯漫嘗。寒屋自融春日面,煖杯能轉(zhuǎn)少年腸。山妻相對驚愁破,稚子無端笑飲狂。百歲光陰空自遠,醉時苦短醒時長。
秋夜。宋代。張玉娘。 暮聲雜鳴葉,靈籟生郊墟。白霧脆楊柳,秋水翻芙蕖。蟾蜍澹簾箔,機杼織寒虛。幾度思蘋藻,茫然愧鹿車。
近有謝師厚寄襄陽柑子乃吳人所謂綠橘耳今王。宋代。梅堯臣。 荊州持大橘,亦自名黃柑。忽得洞庭美,氣味何可參。送生吳洲思,恨不羽翼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