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馬,雪踠驕春赤云胯。前年來從冀北野,蹄不驚塵汗流赭。
將軍見馬筋骨奇,不惜千金買得之。持韁使馬或徐疾,馬不能言意自知。
騎向邊城頻出戰(zhàn),背長鞍花肩著箭。敵兵四合突重圍,救出將軍走如電。
將軍歸向馬拜謝,汝龍駒,脫吾害。芻如山,豆?jié)M倉,牧人守飼寒夜長。
帳下英賢籌畫妙,曾勸將軍勿輕躁。智謀仁勇勝萬人,破敵擒王獻(xiàn)宗廟。
將軍早依如此語,免致冒險(xiǎn)幾成虜。感恩在馬不在賢,但恐忠良?xì)庀凇?/p>
養(yǎng)馬能利將軍身,養(yǎng)賢均利天下民。若能養(yǎng)賢如養(yǎng)馬,偃武脩文治道新。
五花馬。明代。陶安。 五花馬,雪踠驕春赤云胯。前年來從冀北野,蹄不驚塵汗流赭。將軍見馬筋骨奇,不惜千金買得之。持韁使馬或徐疾,馬不能言意自知。騎向邊城頻出戰(zhàn),背長鞍花肩著箭。敵兵四合突重圍,救出將軍走如電。將軍歸向馬拜謝,汝龍駒,脫吾害。芻如山,豆?jié)M倉,牧人守飼寒夜長。帳下英賢籌畫妙,曾勸將軍勿輕躁。智謀仁勇勝萬人,破敵擒王獻(xiàn)宗廟。將軍早依如此語,免致冒險(xiǎn)幾成虜。感恩在馬不在賢,但恐忠良?xì)庀?。養(yǎng)馬能利將軍身,養(yǎng)賢均利天下民。若能養(yǎng)賢如養(yǎng)馬,偃武脩文治道新。
(1315—1371)明太平府當(dāng)涂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xué)士集》。 ...
陶安。 (1315—1371)明太平府當(dāng)涂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xué)士集》。
次韻答靈隱禪師。明代。守仁。 沈沈蓮漏滴初乾,忽忽天涯歲又闌。貝葉讀殘香篆盡,梅花吹斷角聲寒。舊文每許閒人錄,新句寧容俗眼看。共喜太平林下客,暮年生計(jì)托蒲團(tuán)。
上曹大夫。宋代。鄭俠。 客從南英到揭陽,十有五年困長道。囊資空竭奴仆愁,氣象塵埃顏貌老。天矜窮悴幸有緣,太守曹公看客好。孤舟薄艤即趨門,一笑相迎見懷抱。道途險(xiǎn)易人佚勞,俄頃咨詢無不到。旌軒雍容屈臨顧,袖出緘封相燕勞。舍舟東溪宅西湖,西湖風(fēng)光畫不如。是日佳筵在連理,賓從翕集何舒徐。大斗所酌真醍醐,珍肴畢果瓊瑤鋪。巨觴瀲滟巡數(shù)勸,惟恐不醉非賓娛。別有芙蕖對芳席,五干十花圖在壁。萬龍齊干玉森森,回看華軒籠翠碧。熙熙臺上柳青青,眾樂亭前松植植。爾乃盤桓四十日,尊罍時(shí)殿情無斁。不知海內(nèi)為主人,幾人似公真好客。觀公政治誠有倫,合居廟廟居海濱。子厚在柳南蠻欣,文翁在蜀西鄙馴。天心帝意誠念遠(yuǎn),故為遠(yuǎn)俗迂良臣。愿公不日居陶鈞,大開東閣羅冠紳,烹庖鼉龍脯麒麟。布被底下臥平津,天涯地角盡陽春。
自今歧路各西東,事與浮云失故蹤。已覺逝川傷別念,更來清鏡促愁容。
星霜漸見侵華發(fā),火影應(yīng)難到洞宮。最是不堪回首處,隔江吹篴月明中。
朝云墓十首次孫西庵先生韻 其一。。何絳。 自今歧路各西東,事與浮云失故蹤。已覺逝川傷別念,更來清鏡促愁容。星霜漸見侵華發(fā),火影應(yīng)難到洞宮。最是不堪回首處,隔江吹篴月明中。
雪后登山落木繁,朱霞猶自出天根。奇峰斷石頻停馬,絕壁枯枝亂掛猿。
桂樹千秋懷舊國,浮云何處望中原。蓬萊東去未為遠(yuǎn),吾欲簌風(fēng)叩日門。
登景山落霞亭二首 其一。明代。宗臣。 雪后登山落木繁,朱霞猶自出天根。奇峰斷石頻停馬,絕壁枯枝亂掛猿。桂樹千秋懷舊國,浮云何處望中原。蓬萊東去未為遠(yuǎn),吾欲簌風(fēng)叩日門。
二郎之官房陵作五言唐律兩章送之 其一。宋代。曹彥約。 入幕曾沾祿,之官始問津。邊城甘冷淡,世路識艱辛。責(zé)重杯柈省,公馀簡冊頻。先人清白意,百世尚書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