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著意作中秋,手捲珠簾上玉鉤。明月欲上海波闊,瑞光萬丈東南浮。
樓高一望八千里,翠色一點認(rèn)瀛洲。桂華徘徊初泛滟,冷溢杯盤河漢流。
一時賓客盡豪逸,擁鼻不作商聲謳。無何陵谷忽遷變,殺氣黯慘纏九州。
生民冤血流未盡,白骨堆積如山邱。比來幾見中秋月,悲風(fēng)鬼哭聲啾啾。
遺黎縱復(fù)脫刀機,憂思離散誰與鳩?;厮忌倌晔?,刺促生百憂。
良辰不可再,金尊空相對。明月恨更多,故使浮云礙。
照見古人多少愁,懶與今人照興廢。今人古人俱可憐,百年忽忽如流川。
三軍鞍馬閒未得,鏡中不覺摧朱顏。我欲排云叫閶闔,再拜玉皇香案前。
不求羽化為飛仙,不愿雙持將相權(quán)。愿天早賜太平福,年年人月長團圓。
癸丑仲秋之夕與諸君會飲山中感時懷舊情見乎辭。宋代。段克己。 少年著意作中秋,手捲珠簾上玉鉤。明月欲上海波闊,瑞光萬丈東南浮。樓高一望八千里,翠色一點認(rèn)瀛洲。桂華徘徊初泛滟,冷溢杯盤河漢流。一時賓客盡豪逸,擁鼻不作商聲謳。無何陵谷忽遷變,殺氣黯慘纏九州。生民冤血流未盡,白骨堆積如山邱。比來幾見中秋月,悲風(fēng)鬼哭聲啾啾。遺黎縱復(fù)脫刀機,憂思離散誰與鳩?;厮忌倌晔拢檀偕賾n。良辰不可再,金尊空相對。明月恨更多,故使浮云礙。照見古人多少愁,懶與今人照興廢。今人古人俱可憐,百年忽忽如流川。三軍鞍馬閒未得,鏡中不覺摧朱顏。我欲排云叫閶闔,再拜玉皇香案前。不求羽化為飛仙,不愿雙持將相權(quán)。愿天早賜太平福,年年人月長團圓。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學(xué)家。字復(fù)之,號遁庵,別號菊莊。絳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與弟成己并負(fù)才名,趙秉文目之為“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時與其弟段成己先后中進士,但入仕無門,在山村過著閑居生活。金亡,避亂龍門山中(今山西河津黃河邊),時人贊為“儒林標(biāo)榜”。蒙古汗國時期,與友人遨游山水,結(jié)社賦詩,自得其樂。元憲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詞曲,有《遁齋樂府》。 ...
段克己。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學(xué)家。字復(fù)之,號遁庵,別號菊莊。絳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與弟成己并負(fù)才名,趙秉文目之為“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時與其弟段成己先后中進士,但入仕無門,在山村過著閑居生活。金亡,避亂龍門山中(今山西河津黃河邊),時人贊為“儒林標(biāo)榜”。蒙古汗國時期,與友人遨游山水,結(jié)社賦詩,自得其樂。元憲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詞曲,有《遁齋樂府》。
忍野八海詠懷。。熊盛元。 海底魚游樂未央,此身何啻在濠梁?遙聞尺八簫聲起,牽得鄉(xiāng)愁爾許長。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xiāng)。天馬當(dāng)前鞍一軸,云龍數(shù)下誥三章。
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fēng)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
三月初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 其四。明代。林熙春。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xiāng)。天馬當(dāng)前鞍一軸,云龍數(shù)下誥三章。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fēng)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
萬年山。宋代。高似孫。 依松屈曲疑無路,十里廿里香深沍。殿臺平入蓬萊圖,人煙盡屬天臺賦。山奔萬馬逼人立,泉吼晴雷半天注。亂峰發(fā)地翠參錯,沓嶂參差龍屈怒。陰磴仍遺前臘雪,陽崖競拔千年樹。亦容羽客賣丹來,更有神僧飛錫渡。佛界焚香玉女跪,海舟獻寶胡兒踞。未午催敲集梵鐘,隨云共展升堂具。冥搜窮日不知極,妙盡所歷何容遽。平生略持山水眼,是處且了林泉素。揮支公錢極易事,分龐翁榻良難遇。青山不是世閑無,山若識人人也住。
久雨新晴小步。明代。趙完璧。 云雨連朝不下堂,新晴小步玩庭芳。莓苔為我開清興,是處氤氳翡翠光。
雙調(diào)望江南 其二 西山燒香曲。清代。尤侗。 呼女伴,好趁一春閑。紅板浪船行緩緩,白藤山轎坐端端。低扇避人看。拜佛罷,本意不相關(guān)。戲買粉孩敲木棒,強分葉子賭金環(huán)。圖得大家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