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橫鰲背碧巑屼,亭對浮筠縹緲間。
蕭散認為三徑侶,只應長共白云閒。
虛心亭。宋代。楊時。 山橫鰲背碧巑屼,亭對浮筠縹緲間。蕭散認為三徑侶,只應長共白云閒。
(1053—1135)南劍州將樂人,字中立,號龜山。神宗熙寧九年進士。調官不赴。先后師事程顥、程頤,杜門不仕十年。歷知瀏陽、余杭、蕭山,改荊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堅論嚴為守備,除右諫議大夫;又反對割三鎮(zhèn)以乞和,兼國子監(jiān)祭酒。指斥蔡京蠹國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學。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龍圖閣直學士致仕,專事著述講學。卒謚文靖。與游酢、呂大臨、謝良佐號為程門四先生,又與羅從彥、李侗等同列南劍三先生。其學術后被奉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龜山先生語錄》、《龜山集》。 ...
楊時。 (1053—1135)南劍州將樂人,字中立,號龜山。神宗熙寧九年進士。調官不赴。先后師事程顥、程頤,杜門不仕十年。歷知瀏陽、余杭、蕭山,改荊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堅論嚴為守備,除右諫議大夫;又反對割三鎮(zhèn)以乞和,兼國子監(jiān)祭酒。指斥蔡京蠹國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學。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龍圖閣直學士致仕,專事著述講學。卒謚文靖。與游酢、呂大臨、謝良佐號為程門四先生,又與羅從彥、李侗等同列南劍三先生。其學術后被奉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龜山先生語錄》、《龜山集》。
憶江南 其二 宮門口。近現代。楊圻。 宮門口,流水雜松風。樓殿無人丹桂落,五更風里景陽鐘。秋月滿離宮。
送文潛歸因成一絕奉寄。宋代。呂本中。 水天空闊片帆開,野岸蕭條送騎回。重到張公泊船處,小亭春在鎖青苔。
秋夕過松陵。宋代。武衍。 月冷江空夜氣濃,桂行飛下廣庭風。不知何處神仙過,鶴唳數聲煙靄中。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宋代。文天祥。 寥陽殿上步黃金,一落顛崖地獄深。蘇武窖中偏喜臥,劉琨囚里不妨吟。生前已見夜叉面,死去只因菩薩心。萬里風沙知己盡,誰人會得廣陵音。
游金山寺見舊作有述同游者兩謝君方子公張明教及童子二仲也。明代。袁宏道。 壁上苔痕字,回頭十二年。方平猶眼底,江令是生前。童子來扶杖,山僧試煮泉。浪中驚準出,塔下古蛟眠。駭目洞心處,危滕峭石邊。無栽慈竹地,有縱怒鵬天。一壁云皆碎,千溝瓦忽縣。波涵萬里月,石老六朝煙。楊子來歌吹,南徐閱井廛。萍飄建鄴鎮(zhèn),豆許海門船。鯊鬣遮晴島,珠胎射綠淵。云堂招賈客,鹽豉供朝賢。夜火朝嵐市,風枝水響禪。山中無印老,休舉帶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