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是儒宗,中為道本,中是禪機。這三教家風,中為捷徑,五常百行,中立根基。動止得中,執(zhí)中不易,更向中中認細微。其中趣,向詞中剖得,慎勿狐疑。個中造化還知。卻不在、當中及四維。這日用平常,由中運用,興居服食,中里施為。透得此中,分明中體,中字元來物莫違。全中了,把中業(yè)劈破,方是男兒。
沁園春 勉中庵執(zhí)中妙用。元代。李道純。 中是儒宗,中為道本,中是禪機。這三教家風,中為捷徑,五常百行,中立根基。動止得中,執(zhí)中不易,更向中中認細微。其中趣,向詞中剖得,慎勿狐疑。個中造化還知。卻不在、當中及四維。這日用平常,由中運用,興居服食,中里施為。透得此中,分明中體,中字元來物莫違。全中了,把中業(yè)劈破,方是男兒。
李道純 ,湖南都梁(武岡)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號清庵,別號“瑩蟾子”。精于內丹學。李道純博學多才,他的內丹理論兼容并包,系統(tǒng)非常完整。其師王金蟾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純融合內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內丹理論以“守中”為要訣。 故后人稱其為內丹學中的中派。 ...
李道純。 李道純 ,湖南都梁(武岡)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號清庵,別號“瑩蟾子”。精于內丹學。李道純博學多才,他的內丹理論兼容并包,系統(tǒng)非常完整。其師王金蟾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純融合內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內丹理論以“守中”為要訣。 故后人稱其為內丹學中的中派。
題劉幼云先生潛廬讀書圖。。陳曾壽。 我皇即位初,輔導資賢王。進賢宰相事,首舉講官良。妙選十二輩,劉侯何卬卬。燕坐抱冰翁,獨許侯文章。深心紀綱地,諷議回肝腸。稱嘆不去口,手撫霜髯長。哀哉元祐政,朝露事不常。陰壬遂漸進,群兒攬?zhí)炀V。張公起抗爭,嘔血去堂堂。啁啾見孤鳳,百憂瘏一吭。處人骨肉間,苦口非激揚。至誠無不動,乍起旋迷盲。我時數(shù)周旋,相對憂旁皇。但言臣力竭,無藥回膏肓。天地猝翻覆,流言破斧斨。掩袂出國門,無狀徒自傷。終始義不負,此志日月光。幽幽東海廬,讀書穴匡床。龍潛自成德,天意方微茫。披圖感往事,北望涕浪浪。
孫臏。元代。胡奎。 孫臏古名將,龐涓俱學兵。刖足見齊使,始識田將軍。指麾輜車中,號令若風霆。引兵走大梁,遂解邯鄲城。救韓示怯戰(zhàn),減灶功乃成。馬陵書大木,弩發(fā)如流星。跛鱉信千里,刑馀安可輕。
南園。明代。薛始亨。 南園文酒社,昭代幾人倡。爾雅推前輩,風流繼盛唐。草深方躅泯,席冷古弦張。誰念沿洄者,睪然嘆汪洋。
雙廟懷古。元代。王惲。 鐵輿動地來,獵火燼九縣。睢陽東南沖,江淮國所援。蔽遮不使前,恢復可立見。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雖危所保大,如蝮螫解腕。最難結眾心,存歿匪石轉。彼蒼畀全節(jié),誰為落賊便。已矣君不忘,握爪掌為穿。竟能濟中興,淮海了清奠。至今忠烈氣,皎皎白日貫。賀蘭觀成敗,不飲浮屠箭。殺亡計多寡,此論誠可辨。我來拜遺像,凜對如生面。乞靈激懦衷,剸決剛同鍊。朔風吹樹聲,尚想登陴戰(zhàn)。暮倚暈月城,悲歌淚如霰。
十拍子 雪月夜起望江濤,慨然有作。清代。易順鼎。 皓魄西生易沒,長江東去難還。多少精靈來更往,總在寒云斷葦邊。一燈紅不然。兩岸沙明似晝,中流浪涌如山。誰把魚龍千古雪,洗得英雄白骨寒。月華都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