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月,和霜和冰發(fā)。萬仞沁寒潭,冷盡玻璃骨。青溪花,傍水帶煙斜。
東曲謝蘭香,西曲萼綠華。青溪水,云根洗清泚。朝浸角里芝,暮烹王烈髓。
青溪雪,萬頂千峰徹。隔浦喚仙奴,夜舂云母屑。君之來,猿鳥笑。
云為丹,風為棹。鬼谷罷談,孝先徙灶。驂凰與駕鵠,知非君所好。
吾為君招赤城之化骨及絕逸之髯,君為我歡然而就道。
君不來,云山澳。
代青溪道士見招。明代。袁宏道。 青溪月,和霜和冰發(fā)。萬仞沁寒潭,冷盡玻璃骨。青溪花,傍水帶煙斜。東曲謝蘭香,西曲萼綠華。青溪水,云根洗清泚。朝浸角里芝,暮烹王烈髓。青溪雪,萬頂千峰徹。隔浦喚仙奴,夜舂云母屑。君之來,猿鳥笑。云為丹,風為棹。鬼谷罷談,孝先徙灶。驂凰與駕鵠,知非君所好。吾為君招赤城之化骨及絕逸之髯,君為我歡然而就道。君不來,云山澳。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春雪。唐代。白居易。 元和歲在卯,六年春二月。月晦寒食天,天陰夜飛雪。連宵復竟日,浩浩殊未歇。大似落鵝毛,密如飄玉屑。寒銷春茫蒼,氣變風凜冽。上林草盡沒,曲江水復結。紅乾杏花死,綠凍楊枝折。所憐物性傷,非惜年芳絕。上天有時令,四序平分別。寒燠茍反常,物生皆夭閼。我觀圣人意,魯史有其說?;蛴浰槐?,或書霜不殺。上將儆政教,下以防災孽。茲雪今如何,信美非時節(jié)。
寄檢法奉議。宋代。彭汝礪。 長春月月與玫瑰,煩近萱堂仔細栽。卻語花開無造次,老親寒食以前來。
題湖上廢寺二首 其一。明代。唐順之。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再和三篇 其二。宋代。蘇頌。 聞君八法擅臨池,擪押工夫世少知。學者伏膺虞秘監(jiān),時賢求范永禪師。流傳異日須懸?guī)ぃ毁|何人敢對棋。斂手姜芽柳家樣,解嘲幾困老劉詩。
白皦春辭。明代。胡汝嘉。 小窗西畔月輪斜,銅博山前散紫霞。宴罷不知春夜促,醉憑紅袖看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