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鴻高,仙露滿。秋入銀河清淺。逢好客,且開眉。盛年能幾時。
寶箏調(diào),羅袖軟。拍碎畫堂檀板。須盡醉,莫推辭。人生多別離。
更漏子 其二。宋代。晏殊。 塞鴻高,仙露滿。秋入銀河清淺。逢好客,且開眉。盛年能幾時。寶箏調(diào),羅袖軟。拍碎畫堂檀板。須盡醉,莫推辭。人生多別離。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zhèn)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jié)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zhèn)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jié)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早曾拜疏乞歸田,羈絆虛名又幾年。道德愈難期往哲,事功無復(fù)望時賢。
宦情似水年來淡,鄉(xiāng)思如旌日自懸。老病放還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天順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請十三日又請至二十一日蒙允出京師舟中賦七首 其五。明代。薛瑄。 早曾拜疏乞歸田,羈絆虛名又幾年。道德愈難期往哲,事功無復(fù)望時賢。宦情似水年來淡,鄉(xiāng)思如旌日自懸。老病放還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題陶燦文引觴自酌圖七首 其四。清代。王家樞。 我欲希高蹈,世外訪桃源。呼兒狎猿鶴,課仆擾雞豚。白云塞洞口,紅雨亂溪村。不如來飲酒,花下好開尊。
疫癘饑荒相繼作,鄉(xiāng)民千萬死無辜。浮尸暴骨處處有,束薪斗粟家家無。
只緣后政異前政,致得今吳非昔吳。寄語長民當自責,莫將天數(shù)厚相誣。
甲戌民風近體寄葉給事八首 其一。唐代。龔詡。 疫癘饑荒相繼作,鄉(xiāng)民千萬死無辜。浮尸暴骨處處有,束薪斗粟家家無。只緣后政異前政,致得今吳非昔吳。寄語長民當自責,莫將天數(shù)厚相誣。
鸚鵡才高失帝庭,人間窮達轉(zhuǎn)冥冥。久將塵土拋金紫,自慱聲華付汗青。
避地盟寒空卜筑,招魂歌就或來聽。笛聲莫愴山陽舍,琴操期聞中散靈。
岳州臨江驛見亡友凌溪子題壁愴然興懷倚韻追悼 其二。明代。顧璘。 鸚鵡才高失帝庭,人間窮達轉(zhuǎn)冥冥。久將塵土拋金紫,自慱聲華付汗青。避地盟寒空卜筑,招魂歌就或來聽。笛聲莫愴山陽舍,琴操期聞中散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