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暮相逢,吟思天柱峰。墨研青露月,茶吸白云鐘。
臥語身粘蘚,行禪頂拂松。探玄為一決,明日去臨邛。
宿鳳翔天柱寺窮易玄上人房。唐代。李洞。 天柱暮相逢,吟思天柱峰。墨研青露月,茶吸白云鐘。臥語身粘蘚,行禪頂拂松。探玄為一決,明日去臨邛。
李洞,字才江,人,諸王孫也。慕賈島為詩,鑄其像,事之如神。時人但誚其僻澀,而不能貴其奇峭,唯吳融稱之。昭宗時不第,游蜀卒。詩三卷。 晚唐詩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詩歌(殘句六句)流傳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詩篇約有三十首,占其創(chuàng)作總量的六分之一,足見蜀中經(jīng)歷在其詩歌創(chuàng)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諸王孫也。慕賈島為詩,鑄其像,事之如神。時人但誚其僻澀,而不能貴其奇峭,唯吳融稱之。昭宗時不第,游蜀卒。詩三卷。 晚唐詩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詩歌(殘句六句)流傳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詩篇約有三十首,占其創(chuàng)作總量的六分之一,足見蜀中經(jīng)歷在其詩歌創(chuàng)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濟上懷曾李二子。。王慎中。 往歲榮持節(jié),濟水照斷金。事乖成泛梗,景是觸沾襟。梁獄書難達,湘流賦易沉。銜恩將得罪,均是表同心。
挽趙秋曉。宋代。張孺子。 早袖經(jīng)綸手,歸歟臥首陽。可憐心錦繡,不補帝衣裳。祿與名俱靳,身宜壽且康?;ムl(xiāng)蒙子潔,聞訃重心傷。
寄懷菽園,兼訊蘭史,疊次曉滄韻 其三。清代。丘逢甲。 裸蟲擾擾夢方酣,白馬潮來撼赭龕。得勝名花夸大北,翻新捷徑走終南。蒙莊玩世甘呼馬,越石論交負解驂。冷盡山中煨芋火,擁爐人懶共僧談。
寄匡山人。元代。陳基。 早春相見又經(jīng)秋,秋水迢迢阻泛舟。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
用鹽政姚德寬韻。元代。耶律楚材。 乃祖開元柱石臣,云孫髣髴玉麒麟。從來德炙輿人口,此日恩沾圣世春。欲草薦書學(xué)北海,未開東閣愧平津。而今且試調(diào)羹手,佇看沙堤繼舊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