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尚書天人流,墨花五色風(fēng)云浮。至尊含笑黃金投,殘膏剩馥雞林求。
太常妙跡兼銀鉤,樂郊擁卷高堂秋。真宰欲訴窮雕搜,解衣盤礴堪忘憂。
誰其匹者王廉州,神姿玉樹三山頭,擺落萬象煙霞收。
尊彝斑剝探商周,得意換卻千金裘。檀園著述夸前修,丹青馀事追營丘。
平生書畫置兩舟,湖山勝處供淹留。阿龍北固持兩矛,披圖赤壁思曹劉。
酒醉灑墨橫江樓,蒜山月落空悠悠。姑蘇太守今僧繇,問事不省張兩眸。
振筆忽起風(fēng)颼颼,連紙十丈神明遒。松圓詩律通清謳,墨莊自畫歸田游。
一犁黃海鳴春鳩,長笛倒騎烏牸牛?;惥薹Х宄?,小景點(diǎn)出林塘幽。
晚年筆力凌滄洲,幅巾鶴發(fā)輕王侯。風(fēng)流已矣吾瓜疇,一生迂癖為人尤,僮仆竊罵妻孥愁。
瘦如黃鵠閑如鷗,煙驅(qū)墨染何曾休。
畫中九友詩。清代。吳偉業(yè)。 華亭尚書天人流,墨花五色風(fēng)云浮。至尊含笑黃金投,殘膏剩馥雞林求。太常妙跡兼銀鉤,樂郊擁卷高堂秋。真宰欲訴窮雕搜,解衣盤礴堪忘憂。誰其匹者王廉州,神姿玉樹三山頭,擺落萬象煙霞收。尊彝斑剝探商周,得意換卻千金裘。檀園著述夸前修,丹青馀事追營丘。平生書畫置兩舟,湖山勝處供淹留。阿龍北固持兩矛,披圖赤壁思曹劉。酒醉灑墨橫江樓,蒜山月落空悠悠。姑蘇太守今僧繇,問事不省張兩眸。振筆忽起風(fēng)颼颼,連紙十丈神明遒。松圓詩律通清謳,墨莊自畫歸田游。一犁黃海鳴春鳩,長笛倒騎烏牸牛?;惥薹Х宄?,小景點(diǎn)出林塘幽。晚年筆力凌滄洲,幅巾鶴發(fā)輕王侯。風(fēng)流已矣吾瓜疇,一生迂癖為人尤,僮仆竊罵妻孥愁。瘦如黃鵠閑如鷗,煙驅(qū)墨染何曾休。
吳偉業(yè)(1609~1672)字駿公,號(hào)梅村,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蘇昆山,祖父始遷江蘇太倉,漢族,江蘇太倉人,崇禎進(jìn)士。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并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chuàng)者。長于七言歌行,初學(xué)“長慶體”,后自成新吟,后人稱之為“梅村體”。 ...
吳偉業(yè)。 吳偉業(yè)(1609~1672)字駿公,號(hào)梅村,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蘇昆山,祖父始遷江蘇太倉,漢族,江蘇太倉人,崇禎進(jìn)士。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并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chuàng)者。長于七言歌行,初學(xué)“長慶體”,后自成新吟,后人稱之為“梅村體”。
上曹大夫。宋代。鄭俠。 客從南英到揭陽,十有五年困長道。囊資空竭奴仆愁,氣象塵埃顏貌老。天矜窮悴幸有緣,太守曹公看客好。孤舟薄艤即趨門,一笑相迎見懷抱。道途險(xiǎn)易人佚勞,俄頃咨詢無不到。旌軒雍容屈臨顧,袖出緘封相燕勞。舍舟東溪宅西湖,西湖風(fēng)光畫不如。是日佳筵在連理,賓從翕集何舒徐。大斗所酌真醍醐,珍肴畢果瓊瑤鋪。巨觴瀲滟巡數(shù)勸,惟恐不醉非賓娛。別有芙蕖對(duì)芳席,五干十花圖在壁。萬龍齊干玉森森,回看華軒籠翠碧。熙熙臺(tái)上柳青青,眾樂亭前松植植。爾乃盤桓四十日,尊罍時(shí)殿情無斁。不知海內(nèi)為主人,幾人似公真好客。觀公政治誠有倫,合居廟廟居海濱。子厚在柳南蠻欣,文翁在蜀西鄙馴。天心帝意誠念遠(yuǎn),故為遠(yuǎn)俗迂良臣。愿公不日居陶鈞,大開東閣羅冠紳,烹庖鼉龍脯麒麟。布被底下臥平津,天涯地角盡陽春。
了無暑。南來幾、梅風(fēng)吹霽虹雨。博山煙一縷。輕度魫窗,縈帶芳樹。
羅衣楚楚。添半臂、泥金剛彀。玉簟龍鱗似水,仗六曲畫屏風(fēng),把新寒防護(hù)。
角招 雨后涼甚,燈下讀《蘭當(dāng)詞》,漫賦。清代。樊增祥。 了無暑。南來幾、梅風(fēng)吹霽虹雨。博山煙一縷。輕度魫窗,縈帶芳樹。羅衣楚楚。添半臂、泥金剛彀。玉簟龍鱗似水,仗六曲畫屏風(fēng),把新寒防護(hù)。分付。蘭缸麝炷。薔薇盥手,重展金黁譜。畫蘭吳下女,轉(zhuǎn)作詞人,隔煙低語。涼花泫露。問笙鶴、瑤天歸否。淚燭紅深幾許。渾不似、綠桐陰,橫琴處。
次韻昌叔詠塵。宋代。王安石。 塵土輕飏不自持,紛紛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高煙霧,散在人間要路岐。一世競馳甘睬目,幾家清坐得軒眉。超然祇有江湖上,還見波濤恐我時(shí)。
坐聽檐虛瀉沸濤,也知真宰養(yǎng)民膏。北窗夢(mèng)覺增絺绤,南畝人歸罷桔槔。
鄉(xiāng)賽入村喧社鼓,野塘生水受漁舠。雨師先及公田足,為報(bào)官家撫字勞。
喜雨應(yīng)吳太參二首 其二。明代。孫偉。 坐聽檐虛瀉沸濤,也知真宰養(yǎng)民膏。北窗夢(mèng)覺增絺绤,南畝人歸罷桔槔。鄉(xiāng)賽入村喧社鼓,野塘生水受漁舠。雨師先及公田足,為報(bào)官家撫字勞。
總宜園。宋代。翁元龍。 此間不愧總宜名,山色湖光任雨晴。鴻雁一聲秋意慘,疏楊援曳尚多情。
臘月十四夜將歸復(fù)宿江樓。明代。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