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邸第近城闉,老屋當(dāng)年綽楔新。龍漢已更浮世劫,鶯花猶為故侯春。
蒼黃殘卒哀庚癸,惻愴斜陽話甲申。卻指秦云通雁塞,函關(guān)西望一傷神。
寄題故明孫白谷尚書郊園。清代。彭兆蓀。 尚書邸第近城闉,老屋當(dāng)年綽楔新。龍漢已更浮世劫,鶯花猶為故侯春。蒼黃殘卒哀庚癸,惻愴斜陽話甲申。卻指秦云通雁塞,函關(guān)西望一傷神。
彭兆蓀(1769~1821), 清代詩人。字湘涵,又字甘亭,晚號懺摩居士。鎮(zhèn)洋(今江蘇太倉)人。有文名,中舉后屢試不第。曾客江蘇布政使胡克家及兩淮轉(zhuǎn)運(yùn)使曾燠幕。彭兆蓀青少年時(shí),隨父宦居邊塞,馳馬游獵,擊劍讀書,文情激越,“故其詩有三河年少、扶風(fēng)豪士之概”;后來遭遇父喪,變賣家產(chǎn),又因累試不第,落魄名場,常為生活而奔波,詩中“遂多幽憂之旨”。清代張維屏認(rèn)為他"詩多沈郁之作"《聽松廬詩話》,龔自珍則將他與舒位并舉,稱贊他的詩作"清深淵雅"。 ...
彭兆蓀。 彭兆蓀(1769~1821), 清代詩人。字湘涵,又字甘亭,晚號懺摩居士。鎮(zhèn)洋(今江蘇太倉)人。有文名,中舉后屢試不第。曾客江蘇布政使胡克家及兩淮轉(zhuǎn)運(yùn)使曾燠幕。彭兆蓀青少年時(shí),隨父宦居邊塞,馳馬游獵,擊劍讀書,文情激越,“故其詩有三河年少、扶風(fēng)豪士之概”;后來遭遇父喪,變賣家產(chǎn),又因累試不第,落魄名場,常為生活而奔波,詩中“遂多幽憂之旨”。清代張維屏認(rèn)為他"詩多沈郁之作"《聽松廬詩話》,龔自珍則將他與舒位并舉,稱贊他的詩作"清深淵雅"。
鏈丹井。。釋智圓。 仙去遺蹤在,泠泠翠岳邊。泠光涵碧甃,暗脈洩寒泉。月映冰壺淺,秋澄古鑒圓。羽人居止近,閑汲灌芝田。
繇佛山溯流仙城望海珠寺。明代。謝元汴。 敢以批鱗筆,來探江上珠。流多興廢事,寫出霸王圖。黃纛蠻君貴,牂牁漢跡孤。不須臨碣石,炎澥小蓬壺。
和陳今山見訪韻。。李能哲。 故人似春色,新歲到山家。一笑坐拈酒,滿園行看花。別來多舊好,老去更天涯。且喜詩情健,同吟對落霞。
次韻。明代。鄭潛。 山從遠(yuǎn)浦盡,路向斷橋過。破屋鳴春雨,寒潮送晚波。故人耀華轂,小隱隔蓬窩。出處從吾好,前川寄一蓑。
八寶妝。清代。姚燮。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當(dāng)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fēng)悴,韶華虛哄。須為儷燕逑鶯,鬧紅劫苦,玉天行復(fù)驂鳳?;谌缭S、窄衫小鬢,竟遲誤、珍珠恩寵。漫魂望、家山一慟。斷蕪千里斜陽送。嘆阿母將歸,誰攜麥飯清明壟。
古風(fēng)二首 其一。宋代。周紫芝。 夜夢乘輕舟,掛席浮天池。天池亦何有,濤瀾靡津涯。中有三神山,樓觀何巍巍。晶熒白玉闕,彩錯(cuò)黃金旗。紫皇遣天風(fēng),下吹仙人衣。仙人不知名,人言是安期。我欲就與語,弱水隔渺瀰。鼓枻方少前,風(fēng)動輒去之。仙人不得見,遙睇忍言歸。愿言哀劬勞,舉手援塵姿。探囊得靈丹,往往分刀圭。使我生羽翼,桑榆增暮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