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房,洪崖老仙,親授一燈。自檄草參籌,賓筵領袖,鼎梅助味,省闥權衡。華國文章,立朝風力,猶有老成人典刑。如公樣,盍夜趨宣室,晝對延英。
乘軺惠我湘民。作翼軫中間一福星。正千艘漕玉,張頤西嶠,單車把繡,將指南閩。過闕留中,歷階而上,方值漢朝更化新。南中事,若君王問及,老弗能勝。
沁園春(送洪漕使憲閩)。宋代。李曾伯。 天目山房,洪崖老仙,親授一燈。自檄草參籌,賓筵領袖,鼎梅助味,省闥權衡。華國文章,立朝風力,猶有老成人典刑。如公樣,盍夜趨宣室,晝對延英。乘軺惠我湘民。作翼軫中間一福星。正千艘漕玉,張頤西嶠,單車把繡,將指南閩。過闕留中,歷階而上,方值漢朝更化新。南中事,若君王問及,老弗能勝。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間) 南宋詞人。字長孺,號可齋。原籍覃懷(今河南沁陽附近)。南渡后寓居嘉興(今屬浙江)。
贈勤師。宋代。蔡襄。 勤為浮屠人,形類心不偶。獨負山林棲,遠犯風塵走。如聞大眾居,乃是賢豪藪。專意學文章,韓編不離手。退之所尚者,豈以言深厚。徑馳周孔域,不為雜說誘。大凡民之生,蟲豸均一丑。圣人酌中道,君臣與夫婦。飲食若衣冠,事行而易守。不喜釋老言,詆斥遭誣負。子今讀其書,無乃相紛糾。學本勿學末,何為恤眾口。
樊川。清代。李宗渭。 司勛去已久,零落野人家。一夜杜陵雨,滿村山杏花。鬢絲天共老,歸思客長嗟。蹋草行吟遍,樊川春日斜。
百法庵次載叔韻 其二。宋代。韓淲。 日遲無處著詩狂,寄傲僧窗小小房。一陣楊花風澹蕩,試回清夢到池塘。
南滇六月朱夏涼,疊疊云嵐浮曉光。林花含笑遠天靜,江草喚愁終日長。
闌風伏雨淹客路,回谷深溪非我鄉(xiāng)。城隅隔手不相見,車馬經(jīng)過淋潦妨。
夏雨不絕柬張蜀望。明代。楊慎。 南滇六月朱夏涼,疊疊云嵐浮曉光。林花含笑遠天靜,江草喚愁終日長。闌風伏雨淹客路,回谷深溪非我鄉(xiāng)。城隅隔手不相見,車馬經(jīng)過淋潦妨。
廬山道中。宋代。董嗣杲。 疊疊蒼巒別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撥云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樹色凈依山色古,樵聲清共瀑聲傳。遠公不作淵明醉,結社徒然懷白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