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雀振雙翰,卑枝立自閒。莫愁風(fēng)力緊,絕勝紇干山。
雀二首 其一。元代。貢性之。 野雀振雙翰,卑枝立自閒。莫愁風(fēng)力緊,絕勝紇干山。
元明間宣城人,字友初,一作有初。師泰侄。以胄子除簿尉,有剛直名。后補閩省理官。明洪武初,征錄師泰后,大臣有以性之薦,乃避居山陰,更名悅。其從弟仕于朝者,迎歸金陵、宣城,俱不往。躬耕自給,以終其身。門人私謚真晦先生。有《南湖集》。 ...
貢性之。 元明間宣城人,字友初,一作有初。師泰侄。以胄子除簿尉,有剛直名。后補閩省理官。明洪武初,征錄師泰后,大臣有以性之薦,乃避居山陰,更名悅。其從弟仕于朝者,迎歸金陵、宣城,俱不往。躬耕自給,以終其身。門人私謚真晦先生。有《南湖集》。
勸農(nóng)二首奉呈同官諸丈 其一。。陳淳祖。 勸農(nóng)事云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guān)。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風(fēng)顏。周行撫泉石,碧匣開潺湲。尚想讀書聲,猶在松樹間。此事已難會,沂水何時還。朗吟蘇仙語,明月下前灣。
有感。清代。翁心存。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里與萬里,極目何能望。嚙指忽心動,引領(lǐng)祇內(nèi)傷。伊余髫齔時,隨侍于朐陽。山城霜月苦,講舍秋風(fēng)涼。母績兒夜讀,共此鐙燭光。兒方治《毛詩》,讀至《四牡》章。掩卷忽有感,清淚含兩眶。阿母顧兒笑,愿兒學(xué)范滂。矧當(dāng)太平時,馳驅(qū)敢或遑。男兒志四海,安可戀故鄉(xiāng)。長跪謝阿母,教兒以義方。忽忽四十載,膂力猶幸剛。吁嗟奉英簜,何如萟稻粱。
次韻張秘丞勸駕。宋代。劉克莊。 一紙黃書舉茂才,使君后挽復(fù)前推。似聞太史占奎宿,先敕天官起蟄雷。唐世科場先進(jìn)士,漢家郊廟要掄魁。白頭鄉(xiāng)老殷勤處,西望旗鈴送喜來。
秋聲八詠用杜公部秋興八首韻。清代。徐宗干。 峰巒一抹襯秋暉,古木蕭疏露翠微。猿抱懸崖千丈嘯,鴉棲落葉半天飛。梵音泉石心思徹,詩境匡廬面目違。絕頂百圍吟遠(yuǎn)籟,尚留紅樹帶霜肥。
蘭臺使者出長安,風(fēng)俗三齊攬轡看。今日殿中玄武仗,須君柱后惠文冠。
彈章氣借山河壯,執(zhí)法秋臨節(jié)鉞寒。儻值東封陪扈從,舊游偏奉六龍歡。
送劉侍御歸臺 其三。明代。李攀龍。 蘭臺使者出長安,風(fēng)俗三齊攬轡看。今日殿中玄武仗,須君柱后惠文冠。彈章氣借山河壯,執(zhí)法秋臨節(jié)鉞寒。儻值東封陪扈從,舊游偏奉六龍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