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三十六,曾未識朱園。
一昨袁絲飲,通宵謝屐痕。
廚燈猶琢句,山雨未移樽。
子大真吾敬,心期重款門。
簡朱子大學(xué)士二首。宋代。蘇泂。 人間三十六,曾未識朱園。一昨袁絲飲,通宵謝屐痕。廚燈猶琢句,山雨未移樽。子大真吾敬,心期重款門。
蘇泂(一一七○~?)(與趙師秀同齡,生年參《文學(xué)遺產(chǎn)》一九八三年四期《趙師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頌四世孫。生平事跡史籍失載,從本集詩篇可知,早年隨祖師德宦游成都,曾任過短期朝官,在荊湖、金陵等地作幕賓,身經(jīng)寧宗開禧初的北征。曾從陸游學(xué)詩,與當(dāng)時著名詩人辛棄疾、劉過、王楠、趙師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齋集》十二卷、《泠然齋詩馀》一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泠然齋詩集》八卷。 ...
蘇泂。 蘇泂(一一七○~?)(與趙師秀同齡,生年參《文學(xué)遺產(chǎn)》一九八三年四期《趙師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頌四世孫。生平事跡史籍失載,從本集詩篇可知,早年隨祖師德宦游成都,曾任過短期朝官,在荊湖、金陵等地作幕賓,身經(jīng)寧宗開禧初的北征。曾從陸游學(xué)詩,與當(dāng)時著名詩人辛棄疾、劉過、王楠、趙師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齋集》十二卷、《泠然齋詩馀》一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泠然齋詩集》八卷。
已亥雜詩 11。清代。龔自珍。 祖父頭銜舊熲光,祠曹我亦試為郎。君恩夠向漁樵說,篆墓何須百字長。
題沈啟南問寢圖 其一。明代。張萱。 莪蒿露結(jié)葉初乾,白首萊衣歲若干。此日開圖空掩泣,終天無復(fù)夢魂安。
東侍御園亭(二首)。明代??岛!?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玉面未從花里出,瑤箏先向月中聞。
秋聲八詠用杜公部秋興八首韻。清代。徐宗干。 峰巒一抹襯秋暉,古木蕭疏露翠微。猿抱懸崖千丈嘯,鴉棲落葉半天飛。梵音泉石心思徹,詩境匡廬面目違。絕頂百圍吟遠(yuǎn)籟,尚留紅樹帶霜肥。
次韻張仲文雪中見寄。元代。葉颙。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fēng)。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為聾。
題許宜之三詩卷 其二 文會堂。元代。曹伯啟。 講明圣學(xué)遠(yuǎn)方來,仁宅居安義路開。多少紅塵名利窟,歲時相遇只銜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