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幾學癡坐,吾炊何以晨。
了知詩自好,不興甑相聞。
蒼蒼本空空,嗚呼誰使然。
甌窶知滿篝,稍喜斗斛仁。
而我亦齊民,不貪后世賢。
腹無一雨溫,百憂鎮(zhèn)燒煎。
巋然一破灶,寒蟲欲無年。
更欲辨名字,蟋蟀螽斯間。
書生謹守書,放步防疾顛。
蝦蟆緣青冥,孤光恣吞吐。
於菟無角翼,為天守門戶。
持此感物化,堯舜萬萬古。
冰蠶不知寒,蓼蟲不知苦。
未知了身口,甘暖復幾許。
高高化入臺,下視多劫灰。
我欲轟雷車,老天怒不開。
死語無出路,六經圣所裁。
惟應蒯緱劍,日夕同歸來。
前感興一首。宋代。敖陶孫。 烏幾學癡坐,吾炊何以晨。了知詩自好,不興甑相聞。蒼蒼本空空,嗚呼誰使然。甌窶知滿篝,稍喜斗斛仁。而我亦齊民,不貪后世賢。腹無一雨溫,百憂鎮(zhèn)燒煎。巋然一破灶,寒蟲欲無年。更欲辨名字,蟋蟀螽斯間。書生謹守書,放步防疾顛。蝦蟆緣青冥,孤光恣吞吐。於菟無角翼,為天守門戶。持此感物化,堯舜萬萬古。冰蠶不知寒,蓼蟲不知苦。未知了身口,甘暖復幾許。高高化入臺,下視多劫灰。我欲轟雷車,老天怒不開。死語無出路,六經圣所裁。惟應蒯緱劍,日夕同歸來。
字器之,號臞翁,一號臞庵,自稱“東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鄉(xiāng)薦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學,曾寫詩送朱熹,又作詩悼趙汝愚,忤韓侂胄。慶元五年(1199年)進士。歷任海門縣主簿,漳州府學教授、廣東轉運司主管文字。因臨安書商陳起刊刻《江湖集》受株連貶官。官至溫陵通判。寶慶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詩集》2卷,收入《南宋群賢小集》?!督?、《江湖后集》可見其佚詩。 ...
敖陶孫。 字器之,號臞翁,一號臞庵,自稱“東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鄉(xiāng)薦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學,曾寫詩送朱熹,又作詩悼趙汝愚,忤韓侂胄。慶元五年(1199年)進士。歷任海門縣主簿,漳州府學教授、廣東轉運司主管文字。因臨安書商陳起刊刻《江湖集》受株連貶官。官至溫陵通判。寶慶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詩集》2卷,收入《南宋群賢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見其佚詩。
哭尚穎。宋代。司馬光。 操業(yè)五常備,艱難六極全。仲尼難語命,裨灶不知天。弱女飄休許,遺文散莫傳。官輕史不錄,后世孰稱緊。
白鶴觀。宋代。洪咨夔。 缺唇丹井應千尺,禿頂靈杉恰百圍。鶴去不聞人下子,黃蜂無數(shù)采花歸。
又題伍相廟。。周南。 廢堞披榛舊,羈臥畢命心。江湖吞故壑,貌相匪斯今。激烈功名在,低徊歲月深。胥門沙衍淺,碑首未應沉。
從劉殿院借書。宋代。沈與求。 骨寒宜伴列仙臞,欲喜依劉計未疏。自昔暗中人易記,到今名下士非虛。欲從給事論奇字,擬向中郎得異書。愿借牙簽三萬軸,為公一一辨蟫魚。
寄茅山道友三絕。宋代。周文璞。 伏事三茅過一生,癡心不望羽車迎。舊時手種黃龍子,今解升云入太清。
唐郎中宅與諸公同飲酒看牡丹。唐代。劉禹錫。 今日花前飲,甘心醉數(shù)杯。但愁花有語,不為老人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