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官本閑曹,博士非冗職。人存政斯舉,道在時乃適。
卓哉申屠君,令聞重圭璧。恥隨茂才名,羞蹈隱士跡。
前年擢鄉(xiāng)書,比者承省檄。束帶主歙庠,橫經(jīng)擁師席。
想見百里間,文風變疇昔。大音姑小鳴,淺蓄那淺測。
區(qū)區(qū)抱歆慕,所恨未良覿。愿言執(zhí)麟經(jīng),與子相扣擊。
他年老韓門,敢用追湜籍。
寄贈申屠教諭。明代。王祎。 學官本閑曹,博士非冗職。人存政斯舉,道在時乃適。卓哉申屠君,令聞重圭璧。恥隨茂才名,羞蹈隱士跡。前年擢鄉(xiāng)書,比者承省檄。束帶主歙庠,橫經(jīng)擁師席。想見百里間,文風變疇昔。大音姑小鳴,淺蓄那淺測。區(qū)區(qū)抱歆慕,所恨未良覿。愿言執(zhí)麟經(jīng),與子相扣擊。他年老韓門,敢用追湜籍。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義烏來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巖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歲。幼敏慧。及長,師柳貫、黃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學提舉。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詔與宋濂為總裁,與修元史。書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諭云南,死于節(jié),謚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記續(xù)編,《四庫總目》又曾重修革象新書,并傳于世。 ...
王祎。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義烏來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巖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歲。幼敏慧。及長,師柳貫、黃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學提舉。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詔與宋濂為總裁,與修元史。書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諭云南,死于節(jié),謚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記續(xù)編,《四庫總目》又曾重修革象新書,并傳于世。
送文潛歸因成一絕奉寄。宋代。呂本中。 水天空闊片帆開,野岸蕭條送騎回。重到張公泊船處,小亭春在鎖青苔。
和朱世同夜聞竹聲。宋代。吳芾。 醉臥空齋靜絕人,夜闌霜月白紛紛。寒生枕上渾無夢,聲到窗前疑是君。玉軫誰家調(diào)古曲,鐵衣何處角孤軍。羨君寫入新詩里,清壯還應(yīng)過所聞。
六七月之交山中涼甚。宋代。陸游。 城市方炎熱,村墟乃爾涼。拂窗桐葉下,繞舍稻花香。獨鶴警秋露,雙螢明屋梁。臥聞機婦織,感嘆夜初長。
秋興 其二。。王九思。 秋風昔伴逐臣回,此日逢秋意轉(zhuǎn)哀。貝錦有言?巷伯,黃金無夢到燕臺。土階步月青藜杖,草閣看花濁酒杯。垂老光陰吾愿足,補天自有出群才。
和胡宗澤見寄。宋代。吳芾。 湖邊策杖步新晴,陡覺胸襟萬慮平。老去不須防意馬,靜中已是息心兵。閒來綠樹陰中坐,懶去紅塵鬧里行。賴與故人供一醉,不辜今夜月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