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百六十齋,一日不齋事如麻。
蒲團曲幾烏藤杖,是中正要心出家。
不耽錢之龐老樂,未劃草之丹樂霞。
幅巾紫裰春顏在,已見山云埋秋槎。
逢人莫問西來意,春去杜鵑啼落花。
題遂寧馮遷居夫隱士畫像。宋代。李新。 一年三百六十齋,一日不齋事如麻。蒲團曲幾烏藤杖,是中正要心出家。不耽錢之龐老樂,未劃草之丹樂霞。幅巾紫裰春顏在,已見山云埋秋槎。逢人莫問西來意,春去杜鵑啼落花。
宋仙井人,字元應。哲宗元祐五年進士。劉涇嘗薦于蘇軾。累官承議郎、南鄭丞。元符末上書奪官,謫遂州。徽宗大觀三年赦還。有《跨鰲集》。 ...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應。哲宗元祐五年進士。劉涇嘗薦于蘇軾。累官承議郎、南鄭丞。元符末上書奪官,謫遂州?;兆诖笥^三年赦還。有《跨鰲集》。
國殤行。宋代。劉克莊。 官軍半夜血戰(zhàn)來,平明軍中收遺骸。埋時先剝身上甲,標成叢塚高崔嵬。姓名虛掛陣亡籍,家寒無俸孤無澤。烏虖諸將官日穹,豈知萬鬼號陰風。
黃待制病中以詩寄之。宋代。釋寶曇。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自是萬金醫(y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茂陵多病書成帙,季子來歸雪滿簪。試與共觀天下士,彌縫一世果何心。
答皇甫子循見寄。。歐大任。 雙魚消息五湖還,玄晏先生尚閉關。人候小車乘下澤,書成殘草寄名山。江南煙月參差際,淮浦風云澒洞間。尺素懷君三百里,竹林何日一追攀。
談心握手細論交,沖雨何妨曉出郊。空谷有緣頻倒屣,草堂無徑欲誅茅。
且憑尊酒攢幽思,未暇炎涼與世嘲。此別思君無個事,山門惟許一僧敲。
夏日沈石圃云靜野邢文臺陳仰坡夜宴石圃分韻二首 其二。明代。張子翼。 談心握手細論交,沖雨何妨曉出郊。空谷有緣頻倒屣,草堂無徑欲誅茅。且憑尊酒攢幽思,未暇炎涼與世嘲。此別思君無個事,山門惟許一僧敲。
山橋。宋代。韓元吉。 倚杖溪橋暮雨垂,春寒空翠著人衣。凌空怪石如旗豎,噴壑清泉作練飛。乘興正須隨地飲,醉狂聊共插花歸。從教拍手兒童笑,要是山深客到稀。